二訪東京高檔和牛料理 - 肉割烹 上

*可以在Tabelog上追蹤我,搶先看食物照片喔!
二訪於2018年08月30日 晚

還記得第一次吃高級和牛,是跟飯友去了台北新光三越的老乾杯,第一口我就被入口即化的牛肉擊倒。當天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,一直懷疑以前吃的牛到底跟和牛是不是同一物種(當時老乾杯提供的是澳洲和牛,並非日本和牛)。

過了多年,我已經不會為了和牛失眠,加上各種牛肉都有適合的調理方式,例如台南的溫體牛火鍋或牛肉麵,就是要用黃牛肉才對味。
除了常見的燒肉外,東京也有不少有名的肉割烹店,像是米其林一顆星的おにく 花柳

這次飯友八月來東京,因為我們都去過了おにく 花柳,左思右想,決定去這家我七月初訪的店 - 肉割烹 上(官網)。

割烹,是指日本料理,大家比較熟悉的懷石料理就在此範疇之內。割烹考驗著廚師挑選當季食材與掌握相對應烹調方式的能力。論語鄉黨篇:「...不時,不食。割不正,不食。不得其醬,不食。...」我認為這是日本料理奉行的哲學之一。

一般來說,割烹是使用當季的海鮮與野菜,所以築地市場不開門,對餐廳來說是超級大事。而肉割烹,就是用肉取代海鮮當主角。

這家店是屬於Ushigoro集團,該集團類似台灣的乾杯集團(飯友:噢,原來是王品啊。我:~!@#$%^),集團內有不同價位的餐廳,但都是以牛肉為主打,像是高檔燒肉的「Ushigoro S」,跟相對平價的「Ushigoro」(雖說相對平價,但吃下來也要一萬日圓以上)。有興趣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上看看,最棒的是全部可以線上預約

而這家2017年開業的「肉割烹 上」,位於西麻布,是Ushigoro集團中最高檔的餐廳,主打但馬牛的套餐,分兩種價位:一萬八千日圓跟兩萬五千日圓,價位不同,肉的部位跟食材品質也會有差別。

料理長是非常靦腆的大久保丈太郎先生,初訪時跟我們表示他很喜歡中華料理。在他的料理中,可以看到很多相關元素,待會跟大家說明。

這次選了兩萬五千元的套餐,本來想加點炸牛舌,但店家說那個要預約時一起預定,殘念。




今天晚上要使用的牛肉,看起來已經先處理好了。



傳說中的血統證明書!但上面似乎看不出是什麼等級的牛。



牛肉湯,裡面加入切了根針一樣細的薑絲,讓我想到了阿爾迪尼的牛肉時雨煮...

湯頭非常鮮甜濃郁,搭配的薑有解膩效果,整體來說,很像是濃十倍的台南牛肉湯。



牛赤身的四色丼

中間是鮭魚卵,由左至右是紹興酒醃漬過的白蝦(上面黑色的是魚子醬),切細的牛赤身肉,毛蟹,最下方是北海道的白海膽。

紹興酒醃白蝦很像上海菜會出現的食物,老闆真的愛中華料理 。

牛肉十分軟嫩,全部攪拌後吃,海膽的味道不夠濃郁,也因此不會把其他食材的鮮味蓋掉,可惜太小碗了!



鮑魚佐牛肉清湯凍(我想不出更好的名字...)

上面的是牛肉高湯做的果凍,中間是煮熟的鮑魚,黃色的印象中是海膽,下面還藏了小芋頭。最上面還撒上了山椒葉跟紫蘇花增添香氣。這道菜味道比較清淡,冰冰涼涼很爽口,這個順序上菜應該是為了舌頭能準備迎接接下來一道道的牛肉。





上方是微炙過的和尚頭心(日文是シンシン,牛後小腿內側),搭配山葵跟醬油或者海鹽,然後再加上幾顆地辛子,彈性跟肉味十足。
下方是醬油漬過的菲力,配上黃芥末,入口就可以感受到油花在舌尖上化開,開心。



金目鯛,湯霜過後搭配柚子醋,清淡的魚肉跟酸味可以有效解膩。



韃靼牛肉

不像傳統的韃靼牛肉加入蛋黃,而是加了大量白色的瑞士乾酪跟烏魚子,牛肉跟入口即化的起司也是絕配。沒有蛋黃,因此口感不會粘膩,魚子跟起司的鹹香味可以中和肉的油膩。



橫隔膜串燒

左邊是醬汁味,搭配七味粉;右邊是鹽味,配上山葵。
料理長的燒烤技術一流,將肉汁牢牢地鎖住,這個吃十串都沒問題吧。



期待已久的炸物!

左邊是炸牛排(牛カツ),右邊是牛菲力的唐揚(ヒレ唐揚げ)。之前真不知道這兩種有什麼差別,吃了之後覺得,左邊的麵衣比較薄,右邊的麵衣調味比較重。兩種我都喜歡,牛肉炸得恰到好處,脂肪完全融化,卻還是鎖在裡面。不會像炸豬排那般油膩,也沒有炸雞塊那樣重口味,是很輕盈的炸物。好想吃吃看炸牛舌啊!



高知縣的蕃茄!

煮熟去皮後,用高湯醃漬,蕃茄的甜味十分高雅,搭配著酸味,十分解膩。很優秀的過場。



牛肉手捲1號

選用肋眼心(リブ芯),配上醋飯跟海苔,放在手上直接豪邁地吃。



牛肉手卷2號

下面加了醃過的黃瓜(奈良漬け)跟蛋黃醬汁。
沒想到黑松露跟生牛肉很搭,香氣不會被蓋掉,反而可以互相襯托,很棒的組合。



涮牛肉

料理長拿出了一個超大陶鍋,當場煮。
選用了沙朗,煮三分熟可以很完整地吃到和牛纖細的肉感及油花,搭配柚子醋或柚子胡椒可以解膩增添風味。下方綠色的是煮透的冬瓜,十分爽口。



牛排

最後的主菜,就是一開始看到的那幾塊肉炭烤切小塊後的樣子。這次忘了照烤爐,有興趣的可以去他們網站上看。搭配鹽,醬油漬過的山葵跟辣味增。只能說料理長的烤工一流,完美地將牛肉的彈性跟肉汁呈現出來。嗯對,我忘記那些肉是什麼部位了...

接下來是主食時間,一共有三種,料理長說我們可以三種都來一點。耶,這種最棒了,主食不殘念。



醬油拉麵

牛肉跟蛤蠣的湯頭十分濃郁,加上我本身喜歡醬油拉麵,吃得很開心。



餛飩麵

就說老闆很愛中華料理了哈哈哈。
牛肉餛飩配上鹽味的牛肉湯頭,如果是之前的醬油湯頭配上餛飩就更好了。



牛筋咖哩飯

飯友認為料理長的真實興趣應該是開拉麵店,放入咖哩飯是怕大家不想吃麵。
我覺得很有道理,雖說牛筋煮得軟爛,是道好吃的咖哩飯,但味道太強烈,跟整份套餐不搭。



鹽味冰淇淋

有兩種醬汁可以選擇:十年的味醂跟高級橄欖油。
我選了味醂,而飯友選了橄欖油。
兩者跟鹽味冰淇淋都很搭,味醂的味道比較重,因為本身就有酒味跟甜味,橄欖油就是帶有清香。
我個人比較喜歡味醂,甜甜的味道很像稀釋後的焦糖。



吃下來大概兩個小時,除了主食很跳tone之外,我覺得料理長為了展現出牛肉的美味,大膽地使用了其他料理文化的技法,像是那個起司。而おにく 花柳就更偏向懷石料理的呈現方式。

另外,我跟飯友的結論是,料理長很努力地用各種方法消除牛肉的油膩,所以他使用了不同的蘸料跟松露(當然還有料理長很想當開拉麵店)。

我很喜歡這家店的食材跟氣氛,雖然是家新店,但已經頗難訂位...不知道明年有沒有機會摘星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